去年以来的外出务工难,今年仍在持续。
PVC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5700元,涨幅1.15%。28日,国内大宗商品涨跌互现,跟踪大宗商品综合表现的文华商品指数收微跌。
具体品种方面,软商品全线收跌,其中白糖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6124元,跌幅1.1%。豆油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6064元,跌幅0.52%。菜籽油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6198元,跌幅1.21%。棕榈油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4922元,跌幅0.36%。胶合板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张92元,涨幅0.71%。
焦煤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771元,涨幅2.46%。镍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8.14万元,涨幅1.84%。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支持城市中心交通场站增强城市配送功能。
受宽带提速降费等政策带动,信息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前5个月移动数据流量增长124.7%。二是加快推进消费重点领域制度创新。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在投资增速回落、出口低迷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达73.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
二是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移动支付、远程教育、网络租车等快速发展,分享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消费在过去两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加快建立智慧家庭等新兴信息消费的标准体系,加大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归集和联合惩戒力度,进一步扩大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实施范围。各级文化文物单位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文化娱乐市场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246亿元,增长21%。受宽带提速降费等政策带动,信息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前5个月移动数据流量增长124.7%。大力促进绿色消费,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消费持续增加。
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乡村旅游、红色旅游、通用航空等个性化、体验化旅游持续升温,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2.4亿人次,增长10.5%,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9万亿元,增长13.7%。五是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二是加快推进消费重点领域制度创新。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支持城市中心交通场站增强城市配送功能。
四是服务消费持续旺盛。采取用好住房公积金、释放农民工市民化住房需求、调整恢复房贷首付比例以及住房交易环节税费等措施,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27.9%和42.1%。
今年以来,国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实施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十大扩消费行动,努力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消费供需矛盾的解决,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着力破除阻碍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加快推进文化、体育、养老、教育等事业单位改革。
六是消费软硬条件不断改善。三是全面改善优化消费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移动支付、远程教育、网络租车等快速发展,分享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消费在过去两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二是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体育经济跑步前进,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实施,马拉松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逐步兴起。
通过放宽皮卡进城限制、便利二手车交易、加快停车场建设、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措施,上半年汽车销量增长8.1%,增速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其中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增长44.3%和126.9%。在投资增速回落、出口低迷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达73.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211元,同比增长8.8%。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6138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上半年,居民消费稳定增长,消费升级势能持续释放,呈现颇多亮点。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22367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6.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6%,较去年全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分领域看,食品、衣着、生活用品等基本消费平稳增长,发展享受型服务消费增速明显较快,占比继续提高,其中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分别增长12.9%和13.2%,占比分别达到9.6%和7.8%,均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一是消费增速保持平稳。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12358价格监管平台,加大对失信行为和价格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消费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下一步,国家将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在继续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的同时,从供需两端发力,进一步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
三是住行消费稳定增长。通过实施进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推动出口产品和内销产品在同一生产线按相同标准生产并达到相同质量水平。
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继续推进十大扩消费行动,激发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培育品牌的内生动力,多渠道增加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根据阿里大数据分析,绿色消费者在不同群体的渗透率不同,29-35岁的辣妈群体绿化度最高,平均2个辣妈中就有1个是绿色消费者。
阿里研究院发现,2015年阿里网络零售平台上有50大类2亿绿色篮子商品(绿色篮子商品指具有节资节能、环境友好、健康品质三大绿色属性的商品集合)。《报告》显示,绿色渗透率在23-28岁的年轻人群中扩散速度最快,2011-2015年间,这一年龄人群的绿色渗透率提升了16.7%,高于全年龄段12.8%的提升平均值。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杨健表示,海量绿色消费者的涌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互联网有助于信息透明,消费者主权崛起,绿色消费需求的释放势必能更好地引导绿色供给、推动供给侧改革。据悉,今年3月,阿里集团成立绿色消费工作组,由集团总裁金建杭直接领导,整合了类目、规则、标准化、公益、研究等业务线的力量,联合政府、商家、认证机构、消费者等社会各界力量,推动绿色产品标准及认证的完善,向市场宣导推广绿色产品,为消费者打造便捷的绿色产品选购平台,并为绿色产品的消费者逐步建立类似绿色积分的激励体系,鼓励绿色消费。通过对阿里中国零售平台上4亿消费者的购物行为、10亿件商品的特征、几十万量级的关键词进行分析,阿里研究院发现,符合绿色消费者特征的人群达到6500万人,占淘宝活跃用户的16%,近四年增长了14倍。截止到2015年年底,中国在线绿色消费者群体已经达到6500万人,2015年全年阿里网络零售平台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0万吨。
《2016年度中国绿色消费者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国内首份从大数据角度发布的绿色新经济报告,通过对阿里零售平台上亿件商品的交易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国内消费升级的最新动向绿色消费人群的规模和主要特征。按照对绿色篮子商品消费频次的分析,过去五年,重度绿色消费者(年均消费20次以上)显著增长,从2011年的19.4%增长到2015年达28.4%。
他们具有绿色意识,并已经或可能将绿色意识转化为绿色消费行为。《报告》首次提出绿色消费者概念,阿里研究院认为,绿色消费者是指那些关心生态环境、对绿色产品具有现实的购买意愿和购买力的消费人群。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绿色消费理念在低线城市认同度基本与一二线城市基本持平,显示中国绿色消费理念在中小城市的在线人群中同样深入人心。绿色篮子消费额占阿里零售平台的11.5%,过去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
标签: 山东黄金集团打造全球黄金矿业数字化转型先锋 产地市场或率先复苏 山东省能源局:推进煤矿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 新规定!2023年俄罗斯部分动力煤贸易须在交易所进行 玻璃瓶罐有哪些吹制方法
评论列表
据悉,到2020年,河北钢铁产能要压减到2亿吨以内,有60%的钢铁企业将要关闭、整合。
对重要通信基础设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以及核心军工能力领域,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等。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884亿元,同比增长10.9%,商品零售23944亿元,增长10.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1058亿元,增长7.4%。
在深入实施重大专项的基础上,面向2030年部署了15个科技创新重大科技项目。